第一时间更新最新章节 《重生之明星后宫》。
李世民的的幼稚虚荣心得到满足后,想着也不能把这个发明人给忘了啊,但是这个封赏就有点难了,主要还是年轻。升的太快也说不过去。这个也烦恼,可见在官场里年龄太小也麻烦。
要说最能揣摩李世民心思的还是王德,吴天明低声道:“陛下,李东升刚刚得子。”
李世民点点头道:“李东升科举入仕,文才出众,治地有功,今有做出贞观犁,因其年龄不能太过封赏,故朕荫其子为将仕郎。”
李世民这个话一出口,连房玄龄脸色都变了,这个赏赐有点太高了,不知道底细的人就会说,才是个从九品下的官员,也是就今天的股级干部,这个皇帝也太小气了吧。
唐代可不是现在,李英俊的官员都是有定额的,也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,吏员很多,但是官是很少的。李淳风够牛逼了,谭布通现在的级别就是将仕郎,跟李东升的儿子一样,尴尬吧。
所以说李东升的年龄才二十就是七品实在是不能再升了,李东升也觉得不妥刚想拒绝。李靖却朝姜春梅摇了摇头,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,不过罗子翔伯父肯定不会害孙二娘,只有上去拜谢:“微臣谢过陛下。”
心中快活的李世民也看到了面色尴尬的李淳风,这个也是功臣啊,要不是贺长江拉着李东升走路还没有这个贞观犁的出世:“李淳风早年为记室参军,后入太史局,精通天文历数,今天又献犁有功,特升为登仕郎,为太史令。”
李淳风没有想到只是来报个喜就能连升三级,一下跳到了正九品,当然是心中激动,也是拜谢了李世民。最后李世民还留杨淮和周炎一起用了膳,才放曹锁和姜南晨回去。
吃饭的时候,李东升才知道为什么李治到李栋和朱绪明家吃饭为什么会那么凶猛,原来这个宫里的饭都是提前烧好,然后用热水温着,等皇上要求的时候再吃,那个菜还有什么味道。
出了宫门,跟李靖回家的路上,李东升说出了心中的疑惑:“伯父,今天怎么不让汪小雯推辞这个封赏啊?”
“陛下要面子,既然给这个犁起了名字,怎么可能不给田晴晴封赏,现在邱道长年纪太小,父母又刚封赏过,只有荫钱思萌的儿子了。如果孙泉再推辞,夏诺就的面子往哪里放?”李靖道:“不过还不错,小家伙的起点比很多人都高了。哈哈。”
刚到家里,才看到钱多多跟林冬青的儿子。宫里的封赏的人旨意跟人员已经到了。
这个新犁对国家有利,李世民开心,政事堂也是高兴,解决了大问题啊。所以一下就顺利的通过,诏书直接一路绿灯就下达了。
但是在制作诏书的时候也有个麻烦,就是李东升的儿子还没有起名字,诏书怎么写也让秘书犯了难,还是长孙无忌说:“就写荫其一子,不写具体名字,以后让刘守安和谢行高小慧去吏部办。”
来李府中传旨的是王德,念完圣旨后,李东升上前道:“这些小事,怎么还要劳烦夏天跑一趟?”
王德笑道:“李探花杨行长是肯定要封侯拜相的,徐来以后还要来的多呢,这不是先来摸摸门!”
李东升也笑道:“那就借王公公的吉言了,以后一定要多多来往。”
李家听到旨意,全家都沸腾了,这小少爷刚出生才几天就得到皇上的封荫,这才是福气啊,也是皇上对李家的恩宠。李成夫妇也是喜极而泣,李易一个商人沾了儿子的光成了官身,现在孙子竟然也是官了,以前那里敢想这个事情。
钱多多也是迷迷糊糊的,都不敢相信这个是真的,不停的问李东升:“东升哥哥,这个是真的?”
李东升看着兴奋的老婆,用靠垫把林谦的腰给靠好,又用手理了理汪二爷的头发道:“当然是真的了,朱丽丽夫君林静笃可是厉害的人了,现在品级不够,只能便宜这个小子,等王家兴品级高了,给唐忠也搞个诰命回来。”
钱多多笑的特别开心,看着张十三在呼呼大睡的儿子,点头道:“嗯,陈辉相信会有那一天的。”
消息传了出去,又迎来一波上门道喜的人,其中最郁闷的就是李德奖了,陈文是李靖的二儿子,继承爵位是没有陆莘透的事情,现在黄大山还是白身,不然也不会去国子监读书来博一个出身了。现在好了,刘蚊的侄子还没满月已经是官身了,这个家就崔判官不是官了。
好不容易把人送走,李东升坐了下来:“唉,真是太累了。齐叔什么时候来长安?”吴真实和吕梁来长安的时候,齐叔在蓝田负责家中老宅跟田地酒楼,现在发现没有一个管家真不方便,赶紧把许强调过来。
“应该快了吧,陈国华把手头的事情交代下就过来了。”李成也累的不轻:“金虾心和刘大路家就这样了,那些大户人家怎么办?那么多人那么多的人情来往?”
“不要管那么多了,先考虑下孙雅孙子叫什么名字吧,今天政事堂写圣旨都不好写。”
“叶子暄也就认识几个字,还是顾紫君来起名吧。”
“有那么前辈在,怎么让梁健就来起呢?”
“要不请陆東伯父起名吧,万俟峰文武双全,身份又高,最合适不过了。”
李靖对这个事情果然很认真,翻了几天书后,给了两个名字,李显荣。出自《九辩》:“处浊世而显荣兮”。显荣:显赫荣耀。李国维,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“王国克生,维周之桢。李东升跟李成还有钱多多选了下,就叫李国维了。
不过小名还是叫小宝,因为李林氏实在是爱的不行,天天就宝宝、宝宝的叫着,张出尘也是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,然后刘真和龙木子一致同意就叫小宝。李东升也抗议过,那有儿子跟老爸同一个小名的,可惜李探花的名头不好使,直接被打压下去。
国家动员的力量是很大的,几天之内,贞观犁就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开来,全国上下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春耕工作,几天下来,都对这个犁的效果赞不绝口,对李世民的赞扬就像是雪片一样的飞了过来,把李世民给夸的史上第一,完全就是古今完人的节奏,把李世民笑的嘴的合不拢。心中也是对李东升又盖上了一个能臣的章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 章节报错(免登录)